2019年5月22日,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北京召开。北斗网记者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
记者:您觉得导航年会在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有哪些变化?
杨长风:导航年会举办了十届,我都参加了。年会把北斗系统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通过高端论坛、学术交流、展览展示、科普教育等,对北斗系统建设、应用推广、国际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年会还是一个大的窗口,对外展示北斗系统形象,并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北斗系统国际化。
变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越来越大,从第一届的1000多人,到如今的3000多人,影响力越来越广;二是与产业结合度越来越高,这体现在展览展示这块,我们进行了全产业成果的展示,包括芯片、模块、板块、终端与应用解决方案。年会走遍大江南北,也带动了各地北斗产业的发展,也使得国家北斗产业快速发展。三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年会走出,投身北斗事业。通过北斗杯大赛、北斗领航梦想活动等科普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从事北斗事业的年轻人,调动了他们投身科学事业的热情。
记者:2018年底,北斗提供全球服务后,系统性能如何?
杨长风:2018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通过10箭19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设,提供全球服务,创造了“中国速度”。2018年12月27日,我们向世界宣布,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经过半年的稳定运行与全球监测评估,北斗全球定位精度3.6米,亚太区域定位精度2.6米。可以说,这是北斗三号系统将高精度与服务相结合,综合建设后,星间链路等新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北斗系统的精度稳中有升。同时,北斗全球系统还将提供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全球短报文等特色服务,相信未来的北斗系统肯定是“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记者:请您介绍今年的发射计划?
杨长风:为了北斗系统性能更加稳健,功能更齐全,我们还将持续进行高密度发射。今年计划发射8-10颗卫星,目前已经发射了北斗三号第一颗IGSO卫星与北斗二号系统最后一颗备份卫星。2019年,还将发射2-4颗北斗三号卫星,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
记者:请您介绍下PNT体系?
杨长风:PNT体系建设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就是在2020年,我们建成全球系统后,实现陆海空天地室内外一体化导航的时空体系,实现上天入地,室内外无缝连接、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但这个体系最核心的,还是北斗系统。相信我们在2035年,一定可以实现这个PNT体系。(陈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