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市召开,北斗网记者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谢军。
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北斗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谢军:2012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这是我国政府首次以官方行为宣布一个航天系统正式公开提供正式服务,后续,随着系统建设运行,相继召开多次发布会,一周年运行情况、《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发布、运行五周年情况等,足以见得国家对于北斗系统建设的高度重视。
五年来,已经建成的北斗二号系统完全满足已发布的、服务范围内的精度指标,持续保证稳定运行,北斗二号系统未出现1个小时的故障中断。而且在建设全球系统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过北斗二号系统的平稳运行,未来两年内,我国还将再发射2颗北斗二号的备份卫星,确保服务性能稳中有升。
2017年11月5日,北斗全球系统首发星成功发射,北斗系统进入全球组网新时代。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4次上面级发射,实现8颗组网卫星成功在轨。经过测试,服务指标性能提升,新增功能也得到充分验证,预计北斗三号系统服务指标要达到4-6米。
记者:北斗全球系统正提速组网建设,为此我们做了哪些准备?
谢军:自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立项以来,研制人员一直按照为早日实现空间基础设施服务大众而努力工作,卫星按计划研制,产品线提前准备,同类卫星组批生产,极大缩短了卫星的出厂时间。同时,我们专门研制了火箭远征上面级,全球组网主力卫星MEO卫星全部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加快了卫星全球组网。
记者:空间技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基础工业水平、综合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有哪些体会呢?
谢军:北斗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我们在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首先,坚持国产化不动摇。卫星研制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自主可靠,关键部件实现百分百国产化,并具有多次在轨成功经验,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为宇航事业发展提供了规范。
其次,全国资源优势协同发挥。中国航天60多年发展,已经由原来的单件产品研制,变成了今天的组批生产,部分试验融入远程互联协作,突破地缘限制,集中优势资源,带动了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
再有,航天无小事。卫星系统的重要建设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通过发布院长令、建设配套质量体系等,严把质量关。
最后,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系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献身北斗事业的人,心甘情愿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贡献奉献给北斗事业,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特别是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新青年,在北斗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